游戏狂欢社区|讨论各类游戏与体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0|回复: 0

中国政治上的两个纠结:浅谈道路之争和体制之争

[复制链接]

主题

帖子

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政治上的两个纠结:浅谈道路之争和体制之争
  一,执政党决策层内的道路路线之争,是在于从前进需要,而老是不停地讨论选择怎样的自己的行路同伴。这决定着他们事业的兴衰。
  【一】,第一次道路路线之争,是武装斗争与议会道路之争。
  第一次路线斗争毛泽东秋收起义建立井岗山各命根据地为结果。中共终于不完全靠外国人的钱生存。而议会道路是仅考外国人给钱,往往靠不住。
  自1927年9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攻打城市失败后,毛泽东率领余部沿罗霄山脉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比南昌起义的意义大许多倍。
  毛泽东找到了革命扎根的落脚点,发展和壮大了第一支由中共领导的工农红军。
  为中央机关建立了可公开落脚的地方,同时也可以为中央畴办所需要的钱粮。而供给制恰恰是解决中共苏区发展的基本方式,所以,“共产主义道路”首次深入人心,受到普通老百姓的拥护。
  【二】,第二次道路路线之争,是量力而为稳扎稳打道路与快速扩大革命根据地并向大城市进军的道路之争。
  第二次路线斗争是以丢失已有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和90%的红军主力为代价,以毛泽东长征胜利又建立新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延安而结束。中共终于从此不完全靠外国人的操纵而独立发展。
  这次路线斗争的接果使中共绝大多数领导相信,中共的粉丝是中国最穷苦数量最多的农民。“共产主义道路”二次深入人心。再次受到普通老百姓的拥护。
  【三】,第三次道路路线之争,是建国后,国家资源是“全民所有”还是“个人私有”的争论。
  由于中国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是十分缺稀的,毛泽东亲自研究了苏联的二战胜利的原因的粮食的供应办法,结合中国的国内外形势及中国未来走向的需要,他义无反顾的急速推进了土地国有化步伐。
  因将土地私有化对于国家领导的工作体出了较高的要求。所谓“三面红旗”之争只不过是斗争双方的相互口水说词,与论题相去甚远。由此而展开了“文化大革命”。虽然在中国中高层人中反对的人不少,但在普通老百姓来说像是过了一个节日。从而“社会义主义道路”又一次为中国绝大多数人所知晓。又一次受到普通老百姓的拥护。
  【四】 第四次道路路线之争,是改革开放后的几次争论。
  第一次道路争论:邓小平强调大胆闯大胆试 不从抽象概念出发搞空洞争论
  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不是从抽象概念出发看改革开放的对错,而是从实际工作效果来看。邓小平高调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00年不动摇”的响亮口号。
  在这里,我们看到邓小平对中国未来担心的两个问题:一,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执政党内不要再争论不休了,这是因为有些人将经济与政治全然分开来看的原因。二,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靠现在那些拥护“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广大老百姓。而现有的党内和党外的所谓“社会精英”们可能不会是现在执政党的最忠诚可靠的力量。
  第二次道路争论:邓小平去世后中国要走什么样的道路。
  执政党内有人认为,只要邓小平活着,没有任何力量和任何人可以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邓小平的影响力摆在那个地方,但是邓小平去世了,可能会影响党中央重新思考方向道路问题。
  这时,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说十五大就是继承小平遗志的大会,继承小平遗志表明方向道路不变。说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这说明在中国,那些拥护“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广大老百姓中国执政党的忠实朋友。
  第三次道路路线之争,是在十八大前的争论:面对新矛盾新问题要用什么路解决
  到十八大召开前夕,2010年和2011年,有很多新的矛盾和新的情况出现。
  首先是贫富分化,到现在为止这是大家高度关注的;第二是党内腐败比较严重;第三是社会的价值迷茫,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诚信缺失,道德水平下降,市场活动中假冒伪劣特别多,人们缺乏安全感,总怕被骗;第四是人口环境资源矛盾非常突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
  最后焦点还是方向道路问题,走什么路,往什么方向去。
  这时,十八大指出,道路和旗帜问题,带有根本性的意义和战略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政治概念 而是历史的必然。
  这说明在中共十八大以后的时期,那些拥护“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广大老百姓仍然是中国执政党的忠实朋友。
  【五】,“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只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即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而“资本主义”国家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归资本拥有的个人掌掌控。
  这对普通劳动大众会获得分配立益的机会。这样的信念来源于中国绝大多数劳动人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几十年的已有的体验和思维。这使的中国共产党在今后的事业发展中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六】,道路之争为何没完没了?
  道路之争没完没了这就对了。因为,“道路和路线问题”是与时俱进的。执政党驾驭的航船在烟波浩淼的大海中航行,只有远方的目标,近出没有自己参照物,别人的行标不可用,而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和自己同心同德有共同利益而又目标一置的劳苦大众。而对未来的具体做法不可能会有简单地现成的而又确定的措施,这是一个高难度的国家执政体验。
  二,中国社会精英老在体制上说事,这是他们不希望和现在的执政党那样去经历高难度的国家执政体验,这样会吃力不讨好。
  【一】,什么叫体制?体制无非就是一个基本一成不变的制度,并非像某些人说的那样神秘和万能。。
  体制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为:
  1.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
  2.体裁;格局
  3. 艺术作品的体裁风格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也基本差不多,比较简单
  具体可以理解为:体制为制度的中间层次: 制度,可分为三个层次:
  根本制度、
  体制制度和具体制度。
  根本制度属宏观层次,是指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如封建宗法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体制制度属中观层次,可以是某些社会分系统方面的制度,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等,也可以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整体意义上的组织制度,如领导体制、学校体制等;具体制度属微观层次,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如财务制度、工作制度等。
  体制的基本特性:
  第一,公认性。社会制度必须得到其适用范围内人们的公认,并得到大家的共同遵守。
  第二,强制性。社会制度作为制约人们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的一种规范体系,对社会成员的作用具有强制性。
  第三,相对稳定性。社会制度一旦形成,便具有其一定的生命周期,保持其相对稳定的面貌。
  第四,系统性。是指某个特定形态的社会制度都是围绕某一核心制度或基本制度而形成的、各种制度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一个系统。
  将体制拿到一个宗教式的高度的做法和说法,这在中国之不过是某个个人的一相情愿。
  【二】,社会精英们为何喜欢谈体制?
  1,社会精英们自认为他们有能力管理国家而暂时还在国家权力核心以外。当今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管理机制可供他们借用。他们在做一些自己认为必要的准备工作。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他们的梦想。
  2,社会精英们在某种程度上已占据社会财富的部分的分配权,但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操作方式令他们不爽。但又不好直接挑明,只好用体制来说事。有时最高权力机构会领会他们的原意适当作些考量。
  【三】,为何执政党内有人高调怀疑“全民所有”,“集体经济”,而大谈“体制”?
  在执政党内外大谈体制改革的风潮中也对自己的体制作了一定的审视。
  据消息人士透露,体制改革的方案已经出台并开始征求各方面意见。此方案对中国现有的27个国务院组成部门要进行大幅合并成大部。而大部制的改革同时要配合事业单位的改革一并进行,事业单位根据其职能,一部分转变为企业或民间团体,一部分则转变为行政机关,同时并入政府组成部门。其方案主要调整内容有:
  一、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调整府组成部门
  二、国务院直属机构的调整
  三、国务院办事机构调整(拟取消的国务院办事机构
  四、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
   五、国务院管理的国家局调整
  “全民所有”,“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两个外表体现。连这个都没有了,就谈不上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
  但是,执政党内还是有人高调怀疑“全民所有”,“集体经济”,而大谈“体制”。或出书,或作讲演,给人一种“愤青”的感觉。这也许是作给自己的那一部分人看,也许是作给外国人看。也许是他本人虽在执政党内,但并不懂得执政党要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也可能是在像俺一样搞一点卖弄捞一点网络积分而已。
  三,美国与中国的体制同与不同
  【一】,美国与中国的相同
  1,都有等级差别。工人基本都是八级工资制,因为都是按劳分配,它只承认单纯个人的已有的自然能力,其实是这是不公平的。因为都在阶级社会内。社会主义只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承认等级的存在。
  2,国家政治形式架构基本相同,都是议会制度。美国叫“众议院”和“参议院”,虽然有所谓的“两党”,其实这两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完全相同,而中国叫“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两国的代表的产生都是先推荐再选举。而国家的最高领导都是由这些各地选出的代表再开会选举。其实都是一样的。这是中国执政党参考了美国的和苏联的双方政治架构而形成的中国政治架构。一句话,大同小议。
  3,         3,国家各级管理机构体制几乎完全相同,或叫做“国际接轨”。
  【二】,美国与中国的不同
  1,美国是略夺起家又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地球人的横财,所得资源控制在全世界总资源50%以上的,世界独一无二的四处侵略的霸主。而中国都是在被100多年的帝国主义列强的蹂躏中挣扎而站立起来的,只为发展自己的发展中国家。
  2美国是由垄断财团控制了国家一切生产资料和资源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国家,是专们为资本家和大财团谋福利的国家。而中国是生产资料和资源完全是全民所有的国家。执政党团结劳动人民自主建社自己的国家,并为劳动人民谋福利的国家。
  【三】中国若真的有强国梦,那就不应该也不可能实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1,中国国家资源紧缺,或者是说不太多,当然谈不上基本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如果完全实行了基本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无论谁执政这个国家,都无法全面合理利用该资源而也无法与外国列强抗衡,最终会被世界列强所瓜分。
  2,中国各地的基本生产资料资源自古以来就存在极不平衡,因为中国各地的基本生产资料资源自古以来就存在极不平衡,这就造就了中国各地的文化的特色各异难以统一。这和西方欧美各国自己的经济文化基本或完全一置的状况相比较,中国需要快速自我和平发展100年以上才能达到。如果现在就实现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中国经济就会立马止步不前。
  所以,在中国的政治话语中,在体制上说三道四,是对政治的不懂,或是另有个人某方面近身利益的考量。
  【结论】:1,道路之争的本质是寻找组群的可靠的朋友。正如执政党创始人所断言:“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得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执政党这个组群的未来”是道路之争的终极目标所在。
  2,体制之争的本质是怎样通过轻松的简单 的现有的国家管理模式为国家管理者取的更优厚的收益。“发展个人资产资本的极大地扩充”是体制之争的最终目标所在。
  3,“道路”和“体制”之争,实质是,是要一个“组群的未来”发展?还是要“个人现在”的发展?
  【本人申明】:凡本人叶仲录所有博文,未得本人同意一律不得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url=][/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游戏狂欢社区

GMT+8, 2024-10-16 20:18 , Processed in 0.03478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